大家好呀,我是蘇大輕化工程系的學長,剛剛收到京都大學生存圈研究科的內諾。背景普普通通:GPA 3.3/4(排名30%),托業825,N2剛好100分。今天想用真實的時間線復盤,給雙非夢的同學們一點參考
?? 申請時間軸
2024.1-3月:瘋狂刷托業,每天雷打不動2小時聽力+1套真題
2024.4-7月:主攻研究計劃書,啃完8本日文專著,每周找教授修改一次
2024.8月:N2考前突擊,用《新完全掌握》每天做3套聽力
2024.9月:鎖定京大教授,精讀他近5年所有論文
2024.10月:第一封郵件石沉大海,緊急調整研究計劃書方向
2024.11月:收到面試邀請,連續兩周每天對著鏡子練日語應答
2024.12月:終面時教授突然用英語提問專業術語,靠托業積累僥幸過關
?? 顛覆認知的發現
1.京大教授更看重研究適配度
我的GPA不出彩,但研究計劃書直接引用教授3篇論文,郵件里就明確寫了「您2019年那篇關于廢棄物資源化的研究給了我很大啟發」
2.N2滿分在理工科是隱形門檻
實驗室前輩透露,今年合格者N2平均分108
3.托業800+才是真實競爭力
同期落選的同學日語N1 140+,但托業只有750
?? 血淚教訓
? 千萬別等語言成績都出來再聯系教授,我同學因為晚發郵件1周,直接被教授以“已內定”拒絕
? 研究計劃書至少準備3個版本,我最初的方向教授根本不收學生
現在回想還后怕:如果當時沒堅持每天精讀論文,如果面試時沒聽懂那個英語專業詞...或許現在就與京大失之交臂了。









